新闻详情
XR全接触独家专稿:XR投融资热潮再起,爆发拐点还有多久?


从2021年伊始至今,XR投融资圈屡报喜讯。


1月4日,爱奇艺旗下VR厂商——爱奇艺智能宣布完成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创下2020年至今国内VR领域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1月5日,AR/VR系统、三维数字引擎及互动式内容工具供应商——睿悦信息Nibiru宣布完成亿级人民币C1轮融资。

1月18日,人工智能创业公司Rokid宣布完成近1亿美元新一轮融资,Rokid正大力推广其MR眼镜和智能音箱业务。

1月20日,世纪华通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华通创投与普通合伙人深圳时代伯乐、盛趣股权及有限合伙人江西财投基金联合发起设立虚拟现实产业基金,总规模为3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二期规模20亿元。

1月25日,国内领先的量产级AR光波导模组公司理湃光晶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同日,XR视觉工具商杭州视杏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战略投资。

2月25日,VR交互科技公司NOLOVR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将用于新一代交互技术研发、新品量产及内容生态建设。

昨天,一条XR融资新闻再次刷爆朋友圈:VR厂商Pico完成B+轮2.42亿元人民币融资,将重点用于Pico的内容生态构建和C端市场的投入及推广。在本轮融资完成后,PicoB轮和B+轮整体融资额已达4.35亿元。

就笔者所知,投资圈的朋友去年高度密集调研XR行业,关注度颇高,而中国XR圈还有不少企业已经默默完成了某轮融资未做PR,去年还有多家企业如Nreal、大朋VR等官宣获得千万级或亿级融资。海外也不断有XR企业完成某轮融资的消息见报。

同时,XR眼镜进入消费级产品序列的曙光已现,Facebook的Oculus系列预计2021年销量为600万台,仅Quest2去年Q4销量已超百万台。苹果也正紧锣密鼓加紧开发其VR/AR眼镜,硬件负责人已转岗专门负责VR/AR开发项目。

不同于前年和去年的哀声一片,甚至众多XR企业破产、转产或高层出走,今年XR产业界正一片欢腾。那么,XR行业的爆发拐点真正出现了吗?

一个行业的爆发拐点,取决于其技术成熟度和创新扩散度。XR技术跨学科广,涉及领域多,成熟速度慢,但一旦成熟将是全新的颠覆性计算平台,这点已是共识。目前,XR技术,尤其是AR技术方案尚未成熟,行业标准未统一,技术成熟尚需时日,甚至有人判断XR技术及产品只是未来电子产品的过渡形态。而创新扩散程度离手机这样的普及度也很远,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才有4500万的VR活跃使用人群,占全球人口1%都不到。XR行业爆发拐点远未到来。

那么,XR行业的爆发拐点还需要多久才能出现呢?

就底层技术而言,中美科技对峙正在加剧,单论中国XR产业界,各节点技术基本已齐备,各项关键技术中国已有替代供应商,且基本与国际水平齐平,甚至更好。国际上,以美国为首,以色列、德国等地均有国际领先的XR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和相关人才受庞大市场的吸引,正以各种形式不断向中国迁移。完全产业化落地预计还需要3到5年。

就产业生态而言,中国XR企业保有量略少,据天眼查等统计国内只有数万含VR/AR概念的企业,和中国数量庞大的企业基数相比不值一提,消费者目前还以B端为主。国际上,如前所述,在Oculus、索尼等品牌的大力影响下,VR产业生态已初步建立,并开始赢利;而AR生态即使有微软和MagicLeap的大力推动,也举步唯艰,不过从服务美国军方起家的Vuzix经过20多年沉淀,在单目AR眼镜生态方面已有深入积累,国产品牌Nreal也正大举进军国际消费级市场。从业企业已经经历过两轮过山车似的投资热潮的洗牌,产业生态要良性发展,市场化运转,同样可能需要3到5年左右。

就市场环境而言,普通消费者并未买单现有XR设备,目前以发烧友和中度使用者为主,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最大游戏内容平台STEAM每月仅有250万VR用户。按前文到2025年才4500万VR活跃用户计,XR设备要达到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需要10年左右。但如果苹果在明年和后年分别可能推出的VR和AR设备,是否能快速引爆市场,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就竞争格局而言,中国的XR产业尚处于萌芽期向成长期过渡的中间阶段,产业竞争格局呈现高度分散,还远未达到高速发展的白热化阶段,高度成熟后的竞争格局态势更无从谈起。中国五大XR产业聚集地也仅初步成型,各地政府对XR产业的专向支持也鲜有成文,中国XR产业发展之路正漫漫而行。在国际XR产业高地的争夺中,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是庞大的市场空间,中国2020年XR支出已占全球规模55%。如果前面三个条件成熟,中国在全球竞争格局上占领世界高地不会是白日做梦。

综合来看,受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全球疫情的推动,XR产业已再次逐渐升温,离行业爆发拐点更近一步,但预计还要至少3-5年,不管是投资者、从业者、使用者、研究者,都需要继续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深入到每一个XR技术可以应用的垂直典型场景中去。

XR技术不能传统产业独在,破圈、融合、创新、复制是每一个XR人要牢记的行动指南。

未来可期。